近年来,加拿大作为一个多元文化国家,吸引了全球各地的留学生和移民。
然而,随着印度留学生“扎堆”现象的日益显著,加拿大政府开始着手调整其移民和教育政策,力求实现生源的多样化,减少对单一国家的过度依赖。
2025年2月18日,印度媒体曝光了加拿大联邦政府移民部长马克·米勒在多伦多地区的一次媒体互动中的讲话。
米勒在讲话中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对当前印度留学生过度集中的不满,并呼吁加拿大高等教育机构加大投入,争取在全球其他国家招收更多留学生。
他强调,加拿大应该采用更平衡的招生方式,确保留学生来源的多样化,以维护加拿大教育品牌的卓越声誉和质量。
米勒的这番话,无疑是对加拿大“去印化”政策的一次公开宣示,在此之前,尽管加拿大移民部在这一问题上显得有些遮遮掩掩,但米勒的表态无疑让这一政策导向变得清晰起来。
他坦言,加拿大不能总是依赖一两个生源国,然后反复在同一个国家招生,而应该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然而,“去印化”并非只是口头上的呼吁,而是伴随着一系列具体政策的出台,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加拿大移民部(IRCC)近期悄然上线的重磅新政。
这一新政赋予了移民和边境官员更大的权限,可以直接取消电子旅行授权(eTA)、临时居民签证(TRV)、工签和学签,旨在加强加拿大临时居留计划的完整性,并提升边境与境内的安全管理。
新政的实施源于IRCC去年披露的一项数据:多达50万名外国人在加拿大逾期停留且行踪不明。
这一数据引发了社会对移民管理漏洞的担忧,也促使加拿大政府采取更为严格的措施来打击非法滞留行为,预计新规实施后,每年将有约7000名外籍人士的签证被取消。
根据IRCC明确列出的可直接取消临时居民文件的五大情形,包括资格不符或不可入境、逾期居留风险、文件异常、身份改变以及行政错误。
这些情形的存在,使得许多留学生、工签持有者和探亲旅游的访客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尤其是对于那些大龄语言学校学生、自雇工签持有人以及频繁续签的陪读家长等高风险人群来说,他们的签证被取消的风险更是大大增加。
在实际操作中,已经出现了多起因各种原因导致签证被取消的案例,例如,有学生因所就读学校被取消认证而学签立刻作废;有游客因酒驾被定罪而签证即刻被撤;还有工签申请人因伪造工作经历而半年后被查出造假,不仅签证作废且5年不得入境。
面对签证取消权扩大的现实,临时居民需要强化身份管理和合规意识,他们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动态,确保信息真实、及时更新,并妥善保管证件。
同时,在临时身份将到期时,务必提前提交续签申请,以避免因逾期居留而面临被取消签证的风险。
尽管新政的实施旨在加强移民管理并提升边境安全,但也引发了一些担忧和不满。
一些留学生和工签持有人认为,边境官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可能导致因误判而被拒入境或遣返。尤其是逾期居留风险条款的模糊标准,使得申请人极易陷入“看人下菜碟”的困境。
此外,还有网友表示,加拿大政府应该先解决那50万名在境内逾期停留且行踪不明的人的问题,而不是对合规的申请人采取如此严格的措施。
加拿大“去印化”政策的实施以及移民新政的出台,无疑给未来的移民和留学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别说移民入境都困难”这样的说法已经不再是一种危言耸听。
对于那些想要前往加拿大留学或移民的人来说,他们需要更加谨慎地考虑自己的选择,并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
同时,加拿大政府也需要在维护移民政策的同时,更加注重公平和透明,以确保每一个申请人都能够得到公正对待。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admin,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quhh.cn/archives/6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