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才通家庭教育升级:新增2所国际学校

近年来,随着赴港升学的高才子女数量不断增加,香港学校的学位竞争日益激烈,甚至在本地学校派位时出现了五个学生争夺一个学位的紧张局面。

为了缓解这一问题,香港教育局近日宣布,将北角宝马山前香港日本人学校和九龙塘玫瑰街前英基九龙小学校的校舍,分别分配给汉基国际学校基金会和包玉刚教育基金会,预计新增约1000个学位。

北角宝马山的校舍前身为日本人学校的初中部,位于校园径9号,现已分配给汉基国际学校基金会。汉基校方表示,新校址毗邻现有校园,计划用于扩建校舍,并设立表演艺术中心及STEM实验室。

新校舍预计将于2028年8月启用,主要容纳二至六年级学生,扩建后将显著增加学生总人数。

而九龙塘玫瑰街的校舍则分配给了包玉刚教育基金会。尽管目前学校的具体规划尚未确定,但根据教育局的文件预期,该校园有望提供不少于480个学位。包玉刚国际学校的工作人员也表示,需等待官方通知以确定最终规划。

香港教育局早在2023年12月就邀请办学团体就分配两个空置校舍表达意向,共收到32份申请。经过严格的筛选和面试流程,最终在2025年1月确定了获分配的团体。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各学校对校舍扩张的需求以及对新增学位的重视。

香港高才通家庭教育升级:新增2所国际学校

根据教育局的数据,新增的两所学校将分别于2027/28学年和2028/29学年启用。

除了上述两所学校的扩建计划外,教育局还公布了2024年度校舍分配结果。沙田区的两间空置中学校舍将分别分配给基督教香港信义会禾輋信义学校和循理会白普理基金循理小学。然而,当前香港新生儿数量持续下降,生源减少,即使翻新校舍,也难以吸引到足够的学生。

此次选择汉基国际学校基金会和包玉刚教育基金会并非偶然。汉基国际学校是香港顶尖的“蓝血爬藤名校”,而包玉刚实验学校则是江浙沪地区家长眼中的“神校”。两所学校不仅在内地拥有丰富的办学经验,还与高才家庭的国际化升学需求高度契合。

汉基国际学校成立于1983年,目前拥有超过1600名4至18岁学生,提供从学前班到十三年级的一条龙教育服务。学校采用国际文凭课程体系(IB),并特别注重中文教育。汉基国际学校在2024年的IB平均分达到了39.7分,毕业生多赴美深造,深受以美国高校为目标的家庭青睐。

包玉刚实验学校则由“世界船王”包玉刚家族创立,提供从小学到高中的双语教育。学校课程结合了中国国家课程和国际IB课程,现有超过1600名中外籍学生。其课程设计旨在兼容中华传统文化与国际视野,深受内地家长欢迎。

此次新增汉基和包玉刚两所国际学校,不仅缓解了香港优质国际学校学位紧张的现状,还通过课程创新和资源升级,为高才家庭提供了关键的教育保障。这将形成“吸引人才—完善配套—留住人才”的良性循环。

近年来,香港政府一直在为“高才通”计划加码,吸引更多投资和人才。例如,2024年10月16日发布的《施政报告》中,香港政府更新了相关消息,包括内地百强名校名单新增9所大学、高才通计划A类首次续签由2年改为3年。这些政策吸引了更多“人才子女”赴港升学。

此次学校扩建计划还特别要求办学团体具备内地办学经验,这使得“高才子女”的香港升学之路更加顺畅,适应得更快。

立法会教育界议员朱国强表示,香港教育局在遴选过程中看中了办学团体的内地经验,这种“兼容中华传统文化,又重视国际视野的国际学校课程”,向来都备受内地家长欢迎,相信能满足人才子女来港就学的学位需求。

楹进集团顾问表示,此次香港新增汉基和包玉刚两所国际学校,是高才家庭的重大利好。新增学位不仅缓解了优质国际学校学位紧张的问题,还通过课程创新和资源升级,为高才家庭提供了更好的教育选择。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admin,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quhh.cn/archives/6764

(0)
admin的头像admin
上一篇 2天前
下一篇 2天前

相关推荐